close

圖片

你是否曾想過,我們的腸道裡擁有一個微小但極其重要的世界,那就是腸道菌群。
 

圖片

一、腸道菌群與免疫系統的關聯性有哪些?
當我們提到腸道菌群,或許會有些陌生,但它們卻在我們的身體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我將深入探討腸道菌群如何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,從調節免疫反應到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害,這個微生物世界竟然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著如此關鍵的角色。

人體腸道住滿無比巨量的微生物,包括細菌、病毒、黴菌、原蟲、寄生蟲。

人體70%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,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而腸道菌整體可視為人體的一種器官,而且是十大必要器官之一(註)。腸道細菌對人而言,可分為好菌(益菌、共生菌),占10~20%。壞菌(害菌、致病菌)占20%。以及中性菌(伺機菌、條件致病菌)占60~70%。中間菌平時不好不壞,但會伺機變好變壞,端視何者佔優勢而靠攏。腸道菌依其停留生長在腸道的時間,分為長住(永久居留)及過客(外來)菌,過客菌停留數天即排出體外。腸道之共生菌能與宿主人體和平共存、共生互利,形成所謂的「人體超級生物體」。好菌的發酵作用,有益人體。壞菌的腐敗作用,使人生病。健康時,共生菌呈免疫耐受性。生病時,病原菌有免疫攻擊力。腸道菌數量以大腸最多,小腸次之,胃最少。這些腸道菌落形成之菌-腸-腦軸(microbiota-gut-brain-axis)調控神經傳導、內分泌、消化、代謝、免疫作用、因此與全身之各種生理及疾病都有密切的關聯。

註:十大必要器官為呼吸、循環、消化、泌尿、內分泌、神經、運動、皮膚、生殖、免疫。


 

圖片

二、常常在吃的益生菌,到底在人體有什麼樣的作用?

你可能常常聽到「益生菌」這個名詞,但究竟它們在我們的身體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
益生菌是如何影響腸道菌群、調節免疫系統以及維護腸胃健康的,進一步了解這些微小生物是如何帶來健康益處的。

根據以往的研究指出,腸道菌群的生態失衡(dysbiosis)時,可能與人體種種的疾病有著某種程度的關聯性。
包括:
(1)胃腸道:抗生素相關腹瀉(偽膜性大腸炎)、旅行者腹瀉、炎性腸疾(潰瘍性大腸炎,克隆氏症)、腸躁症、大腸息肉、憩室症、痔、大腸癌、腸漏症候群、乳糖不耐症、乳糜瀉症、幽門桿菌感染。
(2)肝膽:非酒精性肝病、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肝硬化、肝性腦病變、膽囊結石。
(3)新陳代謝:肥胖、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高膽固醇、老化。
(4)過敏免疫:自體免疫疾病、食物、花粉過敏症、類風濕關節炎、氣喘。
(5)心血管: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。
(6)皮膚: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、痤瘡。
(7)泌尿生殖:泌尿生殖道炎,細菌或白色念珠菌陰道炎、乳癌。
(8)神經精神:唐氏症、憂鬱症、焦慮症、燥鬱症、失智症、自閉症、厭食症、記憶力減退、思覺失調症(精神分裂症)、巴金森氏症、多發性硬化症。


 

圖片

三、益生菌跟益菌生(益生元)的關係在哪裡?兩個是一樣的東西嗎?

益生菌和益生元(益菌生)或許聽起來相似,但它們卻代表著不同的概念。
如何分辨這兩者之間的差異,並瞭解它們分別如何對腸道健康和免疫系統發揮作用?
一個是「好菌」,另一個則是「養分」,這背後的故事可能會讓你對益生菌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益生菌(Probiotics)之定義為,給予適量補充時,對宿主有益健康的微生物(活菌)。
絕大部分的益生菌就屬乳酸菌,它能分解醣類代謝產生乳酸、醋酸、丙酸、丁酸、短鏈脂肪酸,可以酸化腸道環境,抑制害菌增殖,調節菌叢平衡,改善消化,腸蠕動,提升免疫,預防過敏、感染,增加維生素、酵素、干擾素合成。常見的有乳酸桿菌、雙歧桿菌、酵母菌及其他球菌,桿菌。

益菌生(益生元)(Prebiotics)則指透過飲食補充,可增加腸內益菌生長(養菌)之物質,包括寡糖(低聚糖)、膳食纖維(水溶性、非水溶性),及某些中草藥等。

所以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,益菌生(益生元)是益生菌的食物,會讓益生菌長得更好,才能一直複製下去,增加好菌多更多。


 

圖片

四、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吃益生菌?胃藥可以跟益生菌一起吃嗎?
雖然益生菌對大多數人來說有益處,但也有一些情況下,並不適合食用益生菌。
哪些人群可能不適合食用益生菌,以及如何在胃藥使用的情況下,合理地使用益生菌,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效果。

其實益生菌普遍人都可以吃,因為腸道中本就有好菌,只是經過成長與攝取到的食物含有外來訪客『壞菌』,壞客人多,好客人不想來坐客~所以腸道才會鬧事。
胃藥是可跟益生菌一起吃,但抗生素是袂當誒~因為抗生素把好壞菌都趕走,這樣一起吃就會『白嫖』益生菌了!


 

圖片

高藥師小叮嚀:

NG吃法1:與熱水同時服用

一般的益生菌是不耐高溫的活菌,隨著溫度上升會使活性下降,甚至使菌數減少,一但溫度超過40℃,活菌基本上就會死光並失去保健功效。

NG吃法2:與藥物一起吃,特別是抗生素

不論是飯前或飯後服用中、西藥,都建議與益生菌間隔至少1小時。特別是抗生素具有殺死細菌的功效,不分好壞菌都會殲滅,因此最好間隔2小時,以避免影響益生菌的活性。

NG吃法3:與咖啡、茶、酒精及刺激性食物一起吃

咖啡、茶等含有咖啡因或酒精性飲品,以及辣椒、大蒜等刺激性食物,容易影響益生菌的作用與生長,所以不建議同時使用,建議彼此間隔至少2小時,以利好菌發揮原有的功效。
為何要特別補充益生菌,因為益生菌與壞菌,就像是大風吹的遊戲一樣,去搶腸道中的位置,如果好菌多,自然壞菌就少,而且益生菌最好是空腹吃,因為在胃排空的狀態下,益生菌才能直接達到腸道好去複製更多的好菌,這時候補充活菌更重要,只有活菌才能複製更多好菌!
針對不同狀況就會有不一樣的益生菌,例如:有針對腸道,不論是便秘或腹瀉,這類益生菌是市面上最多的,也還有針對過敏皮膚癢的益生菌,此外還有針對女性私密處的益生菌,現在連幫助睡眠的益生菌也有喔!所以要吃對菌種才有效的呢!
透過對這些知識的理解,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免疫系統,維護腸胃健康,享受更美好的生活。

延伸閱讀 ↓


1.一起來探索腸躁症與健康的密切關係!


2.輕鬆了解藥局常見胃藥,解開胃痛與肚子痛之謎!

 

3.食物中毒不可忽視!4個飲食中常見小問題引發大災難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談藥論 的頭像
    高談藥論

    你的健康守門員-高藥師

    高談藥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